成语
不动声色
繁体
不動聲色
拼音
[ bù dòng shēng sè ]
解释
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
出处
宋 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,可谓社稷之臣矣。”
近义
无动于衷、不露声色、若无其事、面无表情、坦然自若、泰然自若、处之泰然、不留余地
反义
不知所措、触目伤怀、失魂落魄、虚张声势、按捺不住、声色俱厉、惊惶失措、胆颤心惊、手足无措、如有所失
例句
用法
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在紧急情况下不改变声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