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跋前踬后跋前踬后的意思

跋前踬后

跋前踬后的意思、拼音怎么读、近反义词、造句

成语

跋前踬后

繁体

跋前躓後

拼音

[ bá qián zhì hòu ]

解释

跋:踩;踬:被绊倒。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,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。比喻进退两难。

出处

唐 韩愈《昌黎集 进学解》:“然而公不见信于人,私不见助于友。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”。

近义

进退维谷、动辄得咎、左右为难、进退两难、跋胡疐尾、跋前疐后

例句

用法

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进退两难

【跋前踬后】成语接龙有哪些

顺接:以""字开头的成语接龙:

逆接:以"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:

跋前踬后,汉语成语,拼音bá qián zhì hòu,意思是 跋:踩;踬:被绊倒。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,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。比喻进退两难。出自 唐 韩愈《昌黎集 进学解》,近义词 进退维谷、动辄得咎、左右为难,提供跋前踬后的成语词典解释、怎么读、读音、造句在线查询,查成语,就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