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卑躬屈膝
繁体
卑躳屈膝
拼音
[ bēi gōng qū xī ]
解释
也说卑躬屈节。形容低声下气,奉承讨好的样子。卑躬:弯腰。屈膝:下跪。
出处
宋 魏了翁《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》:“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,虽谢安石之贤也,而犹不能免。”
近义
阿谀奉承、低头折节、崇洋媚外、奇耻大辱、低三下四、摇尾乞怜、卑躬屈节、蠖屈鼠伏、奴颜媚骨、卖身投靠
反义
刚正不阿、义愤填膺、大义凛然、不屈不挠、龙行虎步、不折不挠、宁死不屈、趾高气扬、八面威风、坚贞不屈
例句
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,用变节投降的办法,苟安一时。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四章
用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没有骨气,谄媚讨好卖身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