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议 [shāng yì]
1. 为了对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。
例商议举行一次聚会的计划。
英[ discuss; ]
2. 建议。
例这件事,我到有个商议,只是不好在老爹跟前说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英[ propose; ]
商议 引证解释
⒈ 商量讨论。
引唐 白居易 《与茂昭诏》:“如或乖违,续有商议。”
《醒世恒言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》:“你快去叫我哥哥来商议。”
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二:“梅佐贤 受 徐义德 的委托,特地选择了闹市中这个幽静的所在来和他商议。”
⒉ 犹建议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五回:“这件事,我倒有个商议,只是不好在老爹跟前説。”
国语词典
商议 [shāng yì]
⒈ 商量议论。
引唐·白居易〈与茂昭诏〉:「如或乖违,续有商议。」
《大宋宣和遗事·利集》:「贯欲逃归,计请太原帅张孝纯商议。」
近讨论 会商 计议 协商 商讨 商量 商榷 商酌 磋商 磋议
商议的近义词及解释
- 1.
会商释义: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:会商大计。
- 2.
协商释义: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:友好协商。有问题可以协商解决。
- 3.
商榷释义:商讨:这个问题尚待商榷。 他的论点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。
- 4.
商讨释义:为了解决较大的、较复杂的问题而交换意见;商量讨论:会议商讨了两国的经济合作问题。
- 5.
商酌释义:商量斟酌:此项工作有待进一步商酌。
- 6.
商量释义:交换意见:遇事要多和群众商量。 这件事要跟他商量一下。
- 7.
磋商释义:反复商量;仔细讨论:经过多次磋商,双方总算达成协议。
- 8.
磋议释义:商谈;协议。
- 9.
计议释义:商议,考虑:从长计议。
- 10.
讨论释义: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:讨论会。 展开讨论。讨论工作计划。
商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不必释义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:不必去得太早。 慢慢商议,不必着急。
- 2.
世子释义:⒈古代天子、诸侯的谪长子或儿子中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。⒉操与众商议,欲立植为世子。--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二回。
- 3.
义子释义:⒈即义儿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五回:“立过继文书 倪霜峰,今将第六子 倪廷璽,年方一十六岁,因日食无措,夫妻商议,情愿出继与 鲍文卿 名下为义子。”清 李渔《玉搔头·括要》:“在下皇帝义子左军都督 朱彬 是也。”参见“义儿”。⒉套盒的内盒。宋 洪迈《容斋随笔·人物以义为名》:“合中小合子曰义子。”
- 4.
人谋释义:⒈谓与众人商议谋划。⒉众议;人的谋划。⒊指人为的努力。
- 5.
会议释义:⒈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:全体会议。厂务会议。工作会议。⒉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: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。部长会议。
- 6.
佥议释义:⒈众人的意见。 多用于群臣百官。南朝 梁 沉约《授萧惠休右僕射诏》:“入副朝端,僉议斯在。”唐 白居易《中书舍人韦贯之授礼部侍郎制》:“仪曹之选,僉议所归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开元六年》:“﹝ 宋璟 ﹞又奏:‘大理卿 元行冲 素称才行,初用之时,实允僉议;当事之后,颇非称职,请復以为左散骑常侍。’”⒉共同商议。《宋史·胡銓传》:“檜 之遂非愎諫,已自可见,而乃建白令臺諫、侍臣僉议可否,是盖畏天下议己,而令臺諫、侍臣共分谤耳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祖乾德三年》:“先是 全斌 受詔,每制置必与诸将僉议,因是虽小
- 7.
停妥释义:停当妥帖:收拾停妥。商议停妥。准备停妥。
- 8.
共议释义:共同商议:共议国是。
- 9.
军中无戏言释义:谓军队中商议军机大事,郑重严肃,说话必负责任。
- 10.
军来将敌,水来土堰释义:比喻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,针锋相对,采取相应的措施。元 郑廷玉 《楚昭公》第一折:“哥哥,岂不闻古云:军来将敌,水来土堰。俺这里有 司马子期 、 子常 、 申包胥 ,皆是 南楚 有名之将,请将来与他商议,有何不可!”
- 11.
劄付释义:官府中上级给下级的公文。《水浒传》第六七回:“且説 凌州 太守接得 东京 调兵的勅旨并 蔡太师 札付,随请兵马团练 单廷珪、魏定国 商议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回:“萧云仙 从 浦口 过 江,进了京城,验了札付,到了任。”清 赵翼《廿二史札记·金以坏和议而亡》:“正大 八年,行省忽以札付下 襄阳 制置司,约同御北兵。且索军餉。札付者,上行下之檄也。”
- 12.
参怀释义:共同商议。
- 13.
合议释义:共同商议。
- 14.
同议释义:⒈一同商议。《宋史·职官志一》:“开宝 六年,始詔 居正、餘庆 於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集上人家,凡有公事,就在这庵里来同议。”⒉特指中人,为双方介绍、作证之人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立婚约 金声。同议友人 张安国 李文才。”
- 15.
商计释义:商量,商议。
- 16.
商议释义:为了对某些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:这个问题如何解决,还须好好商议一下。
- 17.
委讬释义:⒈亦作“委托”。将自己的事务嘱托他人代为处理。《北齐书·武成帝纪》:“孝昭 幸 晋阳,帝以懿亲居守 鄴,政事咸见委託。”唐 可止《雪十二韵》:“道路依凭马,朝昏委託鸡。”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少帝纪赞》:“奢淫自纵,谓有 泰山 之安;委託非人,坐受 平阳 之辱。”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二:“梅佐贤 受了 徐义德 的委托,特地选择了闹市中这个幽静的所在来和他商议。”⒉交结,结纳。《北齐书·贺拔允传》:“魏武帝 之猜忌 高祖 也,以 允 弟 岳 深相委託,潜使来往。”⒊犹依托,依靠。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
- 18.
实信释义:⒈确实的消息。《水浒传》第四一回:“俺听知哥哥在 江州 为事吃官司,我们弟兄商议定了,正要来劫牢,只是不得个实信。”《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·花关索出身传》:“爷不须烦恼,交(教)人出去庄前见个实信。”赵树理《邪不压正》四:“我说到这年边了,不得个实信,过着年也心不安,不如来打听打听!”⒉确实相信。姚雪垠《长夜》二七:“那些半懂事不懂事的孩子们实信了他的允诺,快活得乱蹦乱跳。”⒊真实可靠。汤用彤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五章:“採访极广,务求实信。”
- 19.
宾寮释义:幕僚。 唐 白居易《韦审规可西川节度副使御使中丞制》:“其於张大光荣,与四方征镇之宾寮不侔矣。”宋 张齐贤《洛阳缙绅旧闻记·安中令大度》:“中令 宽宏大度,不妄喜怒,事无大小,既与宾寮商议,至夜,必召 刘某 审之。”王闿运《珍珠泉铭》:“侍郎 文煜,以 咸丰 九年秋,奉皇帝詔,巡抚 山东。明年上元,觴宾寮於公府。”
- 20.
密商释义:秘密商议:密商对策。
商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不必释义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:不必去得太早。 慢慢商议,不必着急。
- 2.
世子释义:⒈古代天子、诸侯的谪长子或儿子中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。⒉操与众商议,欲立植为世子。--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二回。
- 3.
义子释义:⒈即义儿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五回:“立过继文书 倪霜峰,今将第六子 倪廷璽,年方一十六岁,因日食无措,夫妻商议,情愿出继与 鲍文卿 名下为义子。”清 李渔《玉搔头·括要》:“在下皇帝义子左军都督 朱彬 是也。”参见“义儿”。⒉套盒的内盒。宋 洪迈《容斋随笔·人物以义为名》:“合中小合子曰义子。”
- 4.
人谋释义:⒈谓与众人商议谋划。⒉众议;人的谋划。⒊指人为的努力。
- 5.
会议释义:⒈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:全体会议。厂务会议。工作会议。⒉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: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。部长会议。
- 6.
佥议释义:⒈众人的意见。 多用于群臣百官。南朝 梁 沉约《授萧惠休右僕射诏》:“入副朝端,僉议斯在。”唐 白居易《中书舍人韦贯之授礼部侍郎制》:“仪曹之选,僉议所归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开元六年》:“﹝ 宋璟 ﹞又奏:‘大理卿 元行冲 素称才行,初用之时,实允僉议;当事之后,颇非称职,请復以为左散骑常侍。’”⒉共同商议。《宋史·胡銓传》:“檜 之遂非愎諫,已自可见,而乃建白令臺諫、侍臣僉议可否,是盖畏天下议己,而令臺諫、侍臣共分谤耳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祖乾德三年》:“先是 全斌 受詔,每制置必与诸将僉议,因是虽小
- 7.
停妥释义:停当妥帖:收拾停妥。商议停妥。准备停妥。
- 8.
共议释义:共同商议:共议国是。
- 9.
军中无戏言释义:谓军队中商议军机大事,郑重严肃,说话必负责任。
- 10.
军来将敌,水来土堰释义:比喻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,针锋相对,采取相应的措施。元 郑廷玉 《楚昭公》第一折:“哥哥,岂不闻古云:军来将敌,水来土堰。俺这里有 司马子期 、 子常 、 申包胥 ,皆是 南楚 有名之将,请将来与他商议,有何不可!”
- 11.
劄付释义:官府中上级给下级的公文。《水浒传》第六七回:“且説 凌州 太守接得 东京 调兵的勅旨并 蔡太师 札付,随请兵马团练 单廷珪、魏定国 商议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回:“萧云仙 从 浦口 过 江,进了京城,验了札付,到了任。”清 赵翼《廿二史札记·金以坏和议而亡》:“正大 八年,行省忽以札付下 襄阳 制置司,约同御北兵。且索军餉。札付者,上行下之檄也。”
- 12.
参怀释义:共同商议。
- 13.
合议释义:共同商议。
- 14.
同议释义:⒈一同商议。《宋史·职官志一》:“开宝 六年,始詔 居正、餘庆 於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集上人家,凡有公事,就在这庵里来同议。”⒉特指中人,为双方介绍、作证之人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立婚约 金声。同议友人 张安国 李文才。”
- 15.
商计释义:商量,商议。
- 16.
商议释义:为了对某些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:这个问题如何解决,还须好好商议一下。
- 17.
委讬释义:⒈亦作“委托”。将自己的事务嘱托他人代为处理。《北齐书·武成帝纪》:“孝昭 幸 晋阳,帝以懿亲居守 鄴,政事咸见委託。”唐 可止《雪十二韵》:“道路依凭马,朝昏委託鸡。”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少帝纪赞》:“奢淫自纵,谓有 泰山 之安;委託非人,坐受 平阳 之辱。”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二:“梅佐贤 受了 徐义德 的委托,特地选择了闹市中这个幽静的所在来和他商议。”⒉交结,结纳。《北齐书·贺拔允传》:“魏武帝 之猜忌 高祖 也,以 允 弟 岳 深相委託,潜使来往。”⒊犹依托,依靠。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
- 18.
实信释义:⒈确实的消息。《水浒传》第四一回:“俺听知哥哥在 江州 为事吃官司,我们弟兄商议定了,正要来劫牢,只是不得个实信。”《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·花关索出身传》:“爷不须烦恼,交(教)人出去庄前见个实信。”赵树理《邪不压正》四:“我说到这年边了,不得个实信,过着年也心不安,不如来打听打听!”⒉确实相信。姚雪垠《长夜》二七:“那些半懂事不懂事的孩子们实信了他的允诺,快活得乱蹦乱跳。”⒊真实可靠。汤用彤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五章:“採访极广,务求实信。”
- 19.
宾寮释义:幕僚。 唐 白居易《韦审规可西川节度副使御使中丞制》:“其於张大光荣,与四方征镇之宾寮不侔矣。”宋 张齐贤《洛阳缙绅旧闻记·安中令大度》:“中令 宽宏大度,不妄喜怒,事无大小,既与宾寮商议,至夜,必召 刘某 审之。”王闿运《珍珠泉铭》:“侍郎 文煜,以 咸丰 九年秋,奉皇帝詔,巡抚 山东。明年上元,觴宾寮於公府。”
- 20.
密商释义:秘密商议:密商对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