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蹈 [gāo dǎo]
1. 远游。
例鲁人之皋,数年不觉,使我高蹈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一年》
英[ travel to a far place; ]
2. 过隐居的生活。
例嘉遯龙盘,玩世高蹈。——晋·张协《七命》
英[ be a hermit; ]
高蹈 引证解释
⒈ 举足顿地。(1)远行。 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一年》:“公及 齐侯、邾子 盟于 顾。
引齐 人责稽首,因歌之曰:‘ 鲁 人之皋,数年不觉,使我高蹈。唯其儒书,以为二国忧。’”
杜预 注:“高蹈,犹远行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高蹈,高举足而蹈地,故言犹远行也。”
一说暴跳貌。 《吕氏春秋·知化》“子胥 两袪高蹶而出於廷” 汉 高诱 注:“两手举衣而行。蹶,蹈也。 《传》曰‘ 鲁 人之皋,使我高蹈’,瞋怒貌,此之谓也。”
(2)喜悦貌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知音》:“慷慨者逆声而击节,醖藉者见密而高蹈。”
詹鍈 义证:“高蹈是説高兴得举足顿地,犹之乎説手舞足蹈。”
(3)感奋貌。 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师襄 乃抚心高蹈曰:‘微矣子之弹也,虽 师旷 之清角, 邹衍 之吹律,亡以加之。’”
马骏声 《端阳赫丽楼独酌》诗:“客里光阴草草过,抚心高蹈奈愁何?”
⒉ 指隐居。
引三国 魏 锺会 《檄蜀文》:“诚能深鉴成败,邈然高蹈,投跡 微子 之踪,措身 陈平 之轨,则福同古人,庆流来裔,百姓士民,安堵乐业。”
《梁书·止足传序》:“虽祸败危亡,陈乎耳目,而轻举高蹈,寡乎前史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归山》:“党祸起新朝,正士寒心,连袂高蹈。”
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二章四:“有少数的个人英雄索性高蹈,讽刺‘前线主义’,而强调‘宣传不是艺术’。”
⒊ 指隐士。
引唐 皮日休 《移元徵君书》:“如遯世不见知而不悔,则 舜 不为高蹈也, 舜 不为真隐也。”
清 龙启瑞 《答罗生书》:“且僕非不愿为高蹈,而有恋於此也。”
⒋ 崛起;特出。
引唐 韩愈 《荐士》诗:“国朝盛文章, 子昂 始高蹈。”
⒌ 高超;超脱。
引宋 苏轼 《和寄无选长官》:“葆光既清尚,命尹亦高蹈。”
郭沫若 《纪念碑性的建国史诗之期待》:“自抗战发动以后,多数的作家执笔从戎,参加了战地服务工作,便是平常态度最高蹈的,也都把生活习惯和精神动向改变了,力求与时代配合。”
国语词典
高蹈 [gāo dǎo]
⒈ 远行。
引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一年》:「鲁人之皋,数年不觉,使我高蹈。」
⒉ 比喻隐居。
引《文选·郭璞·游仙诗七首之一》:「高蹈风尘外,长揖谢夷齐。」
《文选·颜延之·陶征士诔》:「赋诗归来,高蹈独善。」
⒊ 超越群伦。
引唐·韩愈〈荐士〉诗:「国朝盛文章,子昂始高蹈。」
高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世纷释义:人世间的纷乱。《后汉书·班彪传赞》:“彪 识皇命,固 迷世纷。”宋 陆游《幽居杂题》诗之四:“独往成初志,安居谢世纷。”金 王若虚《茅先生道院记》:“公以高蹈闻四方,贤愚少长莫不仰其风。观其摆落世纷,悽心於冲漠之境,始终四十年。”
- 2.
仲连释义:战国 时 齐 人 鲁仲连。喜为人排难解纷,高蹈不仕。三国 魏 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刘生 之辩,未若 田氏,今之 仲连,求之不难。”《文选·谢灵运<述祖德诗>之一》:“弘高 犒 晋 师,仲连 却 秦 军。”李善 注引《史记》:“鲁仲连,齐 人也。赵 孝成王 时,秦 使 白起 围 赵,魏王 使将军 新垣衍 説 赵,尊 秦昭王 为帝,仲连 责而归之。新垣衍 起,再拜请出,秦 将闻之,为却十五里。”南朝 宋 王僧达《答颜延年》诗:“长卿 冠 华阳,仲连 擅海阴。”
- 3.
儒书释义:儒家经籍。 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一年》:“鲁 人之皋,数年不觉,使我高蹈。唯其儒书,以为二国忧。”杜预 注:“言 鲁 据 周 礼,不肯答稽首,令 齐、邾 远至。”汉 王充《论衡·讲瑞》:“儒书之文,难以实事。”唐 白居易《三教论衡》:“儒书奥义,既已讨论;释典微言,亦宜发问。”明 陆容《菽园杂记》卷二:“僧 慧暕 涉猎儒书,而有戒行。”
- 4.
党祸释义:指因党争而引起的祸难。宋 刘克庄 《跋山谷书范滂传》:“党祸 东都 最惨, 唐 次之,本朝又次之。” 宋 陆游 《书感》诗:“党祸本从名辈出,弊端常向盛时生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归山》:“党祸起新朝,正士寒心,连袂高蹈。”
- 5.
冲漠释义:亦作“冲漠”。虚寂恬静。晋 张协《七命》:“冲漠公子,含华隐曜。”宋 梅尧臣《寄题梵才大士台州安隐堂》诗:“达士远纷华,於兹守冲漠。”金 王若虚《茅先生道院记》:“公以高蹈闻四方,贤愚少长,莫不仰其风,观其摆落世纷,悽心於冲漠之境,始终四十年。”清 施补华《岘佣说诗》:“东坡 与 陶 气质不类,故集中《效陶》、《和陶》诸作,真率处似之,冲漠处不及也。”
- 6.
国朝释义:⒈国政,朝政。 亦指国家,朝廷。《后汉书·杨赐传》:“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,共专国朝,欺罔日月。”三国 魏 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今臣无德可述,无功可纪,若此终年,无益国朝。”⒉指本朝。唐 韩愈《荐士》诗:“国朝盛文章,子昂 始高蹈。”明 张煌言《与张承恩书》:“若足下原国朝之宿将,更当先著 祖 鞭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,功名奕世,富贵流传,已歷百年,奈运终数尽,不可挽回!”
- 7.
委裘释义:《吕氏春秋·察贤》:“天下之贤主,岂必苦形愁虑哉?执其要而已矣……故曰 尧 之容若委衣裘,以言少事也。”陈奇猷 校释:“谓 尧 之时,天下无事,尧 之仪表,乃委曲其衣裘,消閒自得。古者长衣,有事则振衣而起,无事则委曲衣裘而坐也。”后以“委裘”指君主任贤举能。《文选·任昉<为萧扬州荐士表>》:“物色关下,委裘 河 上。”李善 注引 晏子 曰:“治天下若委裘,用贤,委裘之实。桓公 听 管仲,而 赵襄子 信 王登,此之谓委裘。”《隋书·元孝矩传》:“恭膺宝命,实赖元功,方欲委裘,寄以分 陕,何容便请高蹈,独为君
- 8.
寿人释义:⒈年高的人。明 唐寅《世寿堂诗》:“太平熙皞出寿人,皇风蒸煦寿域春。”⒉使人长寿。明 唐寅《菊隐记》:“而医亦寿人之道,必资草木以行其术。然非高蹈之士,不能精而明也。”⒊秦 乐歌名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周 有《房中乐》,至 秦 名曰《寿人》。”清 黄遵宪《三哀诗·吴季清明府》:“我歌《寿人》曲,登堂来拜謁。”
- 9.
懽聚释义:欢乐地团聚。宋 赵师侠《永遇乐·重明节》词:“希夷高蹈,寿康长保,五世祖孙懽聚。”懽,一本作“欢”。
- 10.
抗矫释义:矫情抗俗,高蹈。
- 11.
挹盈释义:舀取盈满的液体。 喻谦退。语本 汉 王符《潜夫论·遏利》:“是以持盈之道,挹而损之,则亦可以免於亢龙之悔,乾坤之愆矣。”晋 葛洪《抱朴子·臣节》:“嗟乎!陈李 所以作戒於力少,而 子房 所以高蹈於挹盈也。”
- 12.
故将释义:旧将;老将。《新五代史·后蜀世家·孟昶》:“王处回、赵廷隐 相次致仕,由是故将旧臣殆尽。”《金史·石抹仲温等传赞》:“泰和、贞祐,其间相去五年耳,故将遗老往往在焉。”明 刘基《送岳季坚入计筹山》诗:“阳羡 先生故将孙,拂衣高蹈入玄门。”
- 13.
无适释义:⒈犹无往,到处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三年之丧,何也?曰:称情而立文,因以饰羣别亲疏贵贱之节,而不可益损也。故曰无适不易之术也。”杨倞 注:“适,往也。无往不易,言所至皆不可易。”《文选·颜延之<陶徵士诔>》:“赋诗归来,高蹈独善,亦既超旷,无适非心。”张铣 注:“旷,明;适,往也。言既远明事理,则无往不合其心也。”⒉不快,不舒畅。唐 岑参《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》诗:“失路情无适,离怀思不堪。”⒊见“无适无莫”。⒋无敌。适,通“敌”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吴王 夫差 无适於天下,轻诸侯,凌 齐
- 14.
矫迹释义:⒈高卓的行迹。⒉犹高蹈。指隐逸。
- 15.
高厉释义:⒈上升;高高腾起。⒉崇高;高超。⒊高蹈,高隐。
- 16.
高步释义:⒈阔步,大步。 ⒉犹高蹈。指隐居。⒊超群出众。
- 17.
高蹈释义:⒈远游。 ⒉鲁人之皋,数年不觉,使我高蹈。--《左传.哀公二十一年》⒊过隐居的生活嘉遯龙盘,玩世高蹈。--晋.张协《七命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