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ī,(1) 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(2) 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(3)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
chǐ chě,(1)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(亦称“市尺”。一尺等于十寸。西汉时一尺等于0.231米,今三尺等于一米)。【组词】:尺素(a.一尺长的白绢,借指小画幅;b.书信)。尺短寸长。尺牍。(2) 量长度的器具。【组词】:竹尺。(3) 像尺的东西。【组词】:铁尺。仿尺。戒尺。(4) 形容微少或短小。【组词】:尺布。咫尺天涯。 ◎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2”。
qū,(1) 身体。【组词】:躯干。躯体。躯壳。身躯。为国捐躯。
1. 一般成人的身躯。借指男子汉,大丈夫。
⒈ 一般成人的身躯。借指男子汉,大丈夫。
引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小人之学也,入乎耳,出乎口,口耳之间,则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?”
晋 陆机 《挽歌诗》之二:“昔为七尺躯,今成灰与尘。”
《岐路灯》第一〇二回:“日落铺毡坐卧,双眸三寸烛,斗室七尺躯,养精蓄鋭,单等次日文战。”
⒈ 成年男子的身躯。
引晋·陆机〈挽歌〉诗三首之二:「昔为七尺躯,今成灰与尘。」
《歧路灯·第一〇二回》:「日落铺毡坐卧,双眸三寸烛,斗室七尺躯,养精蓄锐,单等次日文战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