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奉安 奉安的意思
fèngān

奉安

简体奉安
繁体
拼音fèng ān
注音ㄈㄥˋ ㄢ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fèng,(1) 恭敬地用手捧着。【例句】:奉觞(举杯祝酒)。奉献。奉祀。奉承(恭维,讨好。“承”读轻声)。(2) 尊重,遵守。【组词】:奉公守法。奉为圭臬(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)。奉行故事(按老规定办事)。(3) 敬辞,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。【组词】:奉告。奉还(huán )。奉陪。奉劝。奉迎(a.敬辞,迎接;b.奉承)。奉赠。(4) 信仰。【组词】:信奉。素奉佛教。(5) 供养,伺候。【组词】:奉养。供奉。侍奉。(6) 姓。(7) 古同“俸”,薪金。

ān,(1) 平静,稳定。【组词】:安定。安心。安宁。安稳。安闲。安身立命。安邦定国。(2) 使平静,使安定(多指心情)。【组词】:安民。安慰。安抚。(3)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。【组词】:心安。安之若素(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,毫不在意)。(4) 没有危险,不受威协。【组词】:平安。转危为安。(5) 装设。【组词】:安置。安家立业。(6) 存着,怀着(某种念头,多指不好的):他安的什么心?(7) 疑问词,哪里:安能如此?(8) 姓。

基本含义

奉安指恭敬地安放或安置,也可指恭敬地献上。

奉安的意思

奉安 [fèng ān]

1. 旧称安葬皇帝或父亲。

3. 安置神像、神位等亦称奉安。

奉安 引证解释

⒈ 旧称安葬皇帝或父亲。

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其贤臣孝子亦承命顺意而薄葬之,此诚奉安君父,忠孝之至也。”
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司徒 訢 奉安梓宫,司空 魴 将校復土。”

⒉ 安置神像、神位等亦称奉安

宋 苏轼 《画西方阿弥陀佛赞》:“像成奉安於 金陵 清凉寺。”
《明史·周冕传》:“重建太庙成,奉安神主,帝将遣官代祭。”


国语词典

奉安 [fèng ān]

⒈ 旧制指帝后安葬。今国家元首的灵柩举行葬礼,称为「奉安」。

《后汉书·卷二·显宗孝明帝纪》:「太尉憙告谥南郊,司徒䜣奉安梓宫,司空鲂将校复土。」


奉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厚奉释义:厚葬。奉,奉安,指帝后安葬。
    • 2.
      奉安释义:⒈旧称安葬皇帝或父亲。⒉安置神像、神位等亦称奉安。
    • 3.
      奉移释义:帝后死,由嗣皇奉死者棺木移至殡殿,称奉移。 清 梁章鉅《归田琐记·松文清公》:“嘉庆 二十五年八月,睿庙 梓宫自 热河 回 京,初奉安於 乾清宫,继乃择日,奉移於 观德殿。”
    • 4.
      官常释义:⒈官之常职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八灋治官府……四曰官常,以听官治。”郑玄 注:“官常,谓各自领其官之常职。”唐 崔嘏《授崔璹给事中制》:“无忝官常,自貽公让。”宋 苏轼《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》之二:“今乃以文字为官常,语言为职业。”⒉指官职。宋 王禹偁《有怀戚二仲言同年》诗:“闻説去官常,悽悽返故乡。”⒊官吏,官员。宋 苏轼《赐奉安神宗御容礼仪使吕大防口宣》:“汝卿祇率官常,往严像设。属此寒凝之候,眷言往返之劳。式示宠绥,特加优锡。”⒋犹官规。清 朱克敬《暝庵杂识》卷二:“因办釐而旷误职守,既恐
    • 5.
      山殿释义:⒈寺观庙宇的殿堂。南朝 梁 庾肩吾《乱后经夏禹庙》诗:“林堂上偃蹇,山殿下穹隆。”唐 钱起《宴郁林观张道士房》诗:“竹坛秋月冷,山殿夜鐘清。”唐 温庭筠《宿一公精舍》诗:“松下石桥路,雨中山殿灯。”⒉古代宗庙的建筑之一。供奉皇后的配殿。《宋史·礼志十二》:“政和 三年,奉安 哲宗 神御於 重光殿。昭怀皇后 神御殿成,詔名正殿曰 柔仪,山殿曰 灵娭。”《宋史·礼志十二》:“皇太后崩,三省请奉安神御于 治隆殿,以遵 元祐 初詔。復以御史 刘极 之言,特建原庙,庙成,名神御殿曰 徽音,山殿曰 寧真。”
    • 6.
      攀慕释义:⒈谓对去世帝王的哀悼思慕。 《梁书·简文帝纪》:“大行皇帝奄弃万国,攀慕号躃,厝身靡所。”宋 苏轼《天章阁权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》:“将往宅於灵宫,永怀攀慕;愿少安於祕殿,无尽瞻依。”清 恽敬《太子少师体仁阁大学士戴公墓志铭》:“高宗纯皇帝 宾天……公夙夜攀慕。”参见“攀髯”。⒉泛指哀悼。北周 庾信《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》:“以 大象 元年薨於州镇……吏民攀慕,飞走变色。”
    • 7.
      祈祝释义:祈求祝祷。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著述·献异书》:“方士 赵天寿 者进献符法三十六本……已乞留 静虚观,为上祈祝,不许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理宗淳祐十年》:“六月,丁酉,龙翔宫 奉安感生帝及从祀圣像,仍备祭器,比附 太一宫 礼例祈祝。”
    • 8.
      神御释义:⒈对帝王出行的美称。 《文选·颜延之<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>诗》:“神御出瑶軫,天仪降藻舟。”吕向 注:“神,天,皆谓帝也。御,幸也。”南朝 梁 江淹《为建平王庆明帝疾和礼上表》:“吉蠲为庆,神御方休。”宋 陈鹄《耆旧续闻》卷五:“神御既往,仙游斯藐。”⒉先朝帝王的肖像。御,谓御容。《宋史·礼志九》:“国家道观佛寺,并建别殿,奉安神御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高宗 离 建康,幸 浙西,詔改 杭州 为 临安府,先令奉太庙 艺祖 以下九庙神御如 临安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哲宗元符二年》:“癸亥,奉迁
    • 9.
      荐飨释义:祭献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皇帝始郊见 太一云阳,有司奉瑄玉嘉牲荐饗。”《新五代史·杂传十八·卢质》:“因其故壠,稍广其封,以时荐饗而已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明道二年》:“宜於太庙外别立新庙,奉安二后神主,同殿异室,岁时荐饗,用太庙仪。”
    • 10.
      讨定释义:⒈讨伐平定。《魏书·李长仁传》:“﹝ 李长仁 ﹞又从 尉元 讨定南境,赐爵 延陵男。”《魏书·尒朱荣传》:“寻属 肃宗 崩,事出仓卒。荣 闻之大怒,谓 郑儼、徐紇 为之,与 元天穆 等密议称兵入匡朝廷,讨定之。”⒉议定。金 无名氏《大金集礼·帝号下·大定七年册礼》:“大定 二年七月,礼官讨定,将来奉安祫享后,羣臣当诣东上閤门奉表,请增上尊号。”
    • 11.
      讫役释义:完工;竣事。宋 楼钥《移长汀庵祭告祝文·毕工奉安神主》:“土木初兴,神主告迁,兹焉讫役,奉以言旋。”金 王若虚《赵州齐参谋新修悟真庵记》:“肇基於甲午之春,凡再期而讫役,圣位、云堂、斋厨、方丈,总为屋十餘楹。”元 黄溍《东阳县门楼记》:“始作於 延祐 二年冬十月,而讫役於三年春二月。”
    • 12.
      贞义释义:指 贞义女。宋 俞文豹《吹剑录》:“端平 元年,邑宰 徐进斋 新其庙(溧阳 贞义女庙),文豹 为作奉安祝词曰:‘惟此方之俗习,率勇敢于杀身,岂 贞义 之遗烈,犹隐然而在民。’”参见“贞义女”。
    • 13.
      道像释义:道教始祖 老子 的像。 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政和 三年夏四月,玉清 和阳宫 成,即 福寧殿 东诞圣之地作宫,至是成,奉安道像,上诣宫行礼。”宋 袁褧《枫窗小牍》卷上:“山之西北,有 老君洞,为供奉道像之所。”
    • 14.
      雷坛释义:旧时道家祭祀雷神的祭坛。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内监·内臣护行》:“嘉靖 十九年,秉一真人、少保、礼部尚书 陶典真 奏:‘为恳乞天恩,奉安雷坛,以光圣典事,先是差官於臣原籍 湖广 黄州府 黄冈县 团风镇,增修雷坛,今已落成。’”
    • 15.
      黄麾仗释义:皇帝出行时的一种仪仗。 宋 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记事一》:“徽宗 依其説,命铸鐘十二,召九天。范金随律,月成一鐘。排黄麾仗奉安于 宝籙宫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》:“丁卯,设黄麾仗于殿前,陈宫悬、登歌,文武官、辽 使陪列,酌献三清天书。”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:“皇帝用黄麾仗(出行时的一种仪仗)一万零八百余人,骑三千九百余,共分八节,皇帝、皇太后、皇后等在第六节。”

奉安(fengan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奉安是什么意思 奉安读音 怎么读 奉安,拼音是fèng ān,奉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奉安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