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军 [suí jūn]
1. 跟随军队行动。
例随军记者。
英[ with the army; ]
2. 军
例人家属将户口等关系转到军队,并跟随部队生活和行动。
英[ families who followed the army; ]
随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一抄释义:⒈古以十撮为一抄。亦泛指一握,一把。⒉西夏以随军杂役一人为一抄。⒊把两手往衣底或袖筒里一插。
- 2.
从征释义:随军出征。
- 3.
占破释义:⒈占尽,占有。 宋 杨万里《道旁槿篱》诗:“占破半年犹道少,何曾一日不芳来。”宋 魏了翁《浪淘沙·刘左史之生赋两词寄之》之二:“仍是天公偏著意,占破春閒。”⒉指在编制而不能尽职。《续资治通鉴·宋孝宗淳熙六年》:“当无事时,武备不修,务为因循,兵卒例皆占破,一闻啸聚,而帅臣、监司仓皇失措。”⒊指在编制而不能尽职者。宋 岳飞《奏措置曹成事宜状》:“臣所统本军官兵一万二千餘人,除存留二千人 吉州 看管老小并随军輜重、火头、占破外,实出战只有七千餘人。”⒋违法占取。《元典章·刑部·擅科》:“管城县 县尹 李济
- 4.
杜鹏程释义:小说家。 陕西韩城人。曾在延安大学学习。当过随军记者。建国后曾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、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。著有长篇小说《保卫延安》、中篇小说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、短篇小说《夜走灵官峡》等。
- 5.
禾黍之悲释义:对故国破败的哀伤。宋 岳珂《桯史·赵良嗣随军诗》:“一旦决去,視宗國顛覆,殊無禾黍之悲,反吟咏以志喜。”参见“禾黍”。
- 6.
背嵬释义:⒈亦作“背峞”。 古代大将的亲随军。⒉盾牌之一种。
- 7.
脚乘释义:⒈运载工具,如舟车骡马等。宋 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卷十二:“臣寻急令 保德、火山、苛嵐 军人户各备脚乘於府州,请搬上件随军。”宋 苏轼《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》:“輒以一面告諭商旅,令储峙米斛,具水陆脚乘,以须度牒之至。”⒉指搬运费。宋 苏轼《论积欠六事状》:“又将钱折麦,所估麦价至低,又有仓省加耗及脚乘之类,一文至纳四五文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孝宗淳熙二年》:“闻得商旅往来,贸易仅用会子,一为免商税,二为省脚乘,三为不復折閲。”
- 8.
衅主释义:古代杀牲以血涂随军的迁庙之主与社主。
- 9.
行主释义:⒈古代出师时载在斋车中的随军神主。⒉主持行旅之事的人。⒊犹言行东;雇主。
- 10.
衙推释义:⒈官名。唐 时节度、观察、团练诸使的下属官吏。 唐 韩愈 《祭鳄鱼文》:“维年月日, 潮州 刺史 韩愈 ,使军事衙推 秦 济 ,以羊一、猪一投恶谿之潭水,以与鱷鱼食而告之。”《新唐书·百官志四下》:“观察使、副使、支使、判官、掌书记、推官、巡官、衙推、随军要籍,进奏官各一人。” 宋 洪迈 《容斋三笔·朱崖迁客》:“ 唐 韦执谊 自宰相贬 崖州 司户,刺史命摄军事衙推。”⒉五代 、 宋 时以称操医卜星相之业的人。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十八:“ 庄宗 好俳优,宫中暇日,自负蓍囊药篋,令 继岌 破帽相随,
- 11.
讨战释义:⒈挑战;求战。元 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三折:“曹丞相 命 曹仁 为帅,曹章 为前部先锋,领十万雄兵,前来讨战。”《天雨花》第一回:“他见南朝英伟帅,出马疆场讨战来。”⒉征讨。《锺馗捉鬼传》第二回:“那年 吐蕃 作乱,舒翰 令 安禄山 讨战,将我随军。”
- 12.
详确释义:⒈审慎准确。《新唐书·卢从愿传》:“﹝ 卢从愿 ﹞数充校考使,升退详确。”⒉详细精确。唐 杨炯《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贞规盛烈,映史凝图。粗纪咏歌,无俟详确。”宋 周密《齐东野语·端平入洛》:“此事得之当时随军幕府日记,颇为详确。”《明史·郑王瞻埈传》:“明年又上历算岁差之法,及所著《乐律书》,考辨详确,识者称之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<毁灭>和<铁流>的出版预告》:“除本文外,并有极详确之序文、注释、地图。”
- 13.
辎囊释义:随军物资。《资治通鉴·唐僖宗广明元年》:“承范 尽散其輜囊以给士卒,遣使上表告急。”胡三省 注:“輜囊,谓輜重、囊槖也。輜重,随军之物。囊槖,私装也。”
- 14.
过索释义:渡河用之绳索。 《续资治通鉴·宋神宗元丰四年》:“凡出兵深入贼境,其济渡之备,军中自有过索、浑脱之类,未闻千里运木随军。”
- 15.
逐战释义:犹随军。
- 16.
随军释义:跟随军队(行动):随军记者。 随军家属。